西方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索,其深度和广度远不及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近代以来西方更加崇尚理性,使之物质科技得到极大发展,掌握着全球主要话语权。然而遗憾的是西方精神方面的探索并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深化,而是迷惘了。某些后现代哲学家甚至将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大师的一些灵性超越的理念,给无情的解构了!这样只能造成更大的思想昏乱! 我发现目前西方文化只能加速人类动物化!将
当代世界的状况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也不用多论。我只是想说说国学精神,所谓“富润屋,德润身”,现在是该多润身的时候了。国学应该界定在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理念范围内,越是形而上哲学层面的理念,越是容易跨越时空、超越时代而进入当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有所启迪和温润。而某些形而下的器物类的、太多考据、训诂的国粹方面的知识,现在的人们不胜其烦,我们不把其纳入新国学体系,当然这些国粹自有象牙塔里的学者在研
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如此让我们痴迷,有无尽的科学规律,广袤的未知世界等待着人类去探求。然而,世界为什么会存在科学规律?人类为什么又会了解这些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是否就是人类所感知、所认识和所规定的那样呢?这些问题在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没有答案。爱因斯坦虽然是伟大的科学家,也只能感叹而无从回答这些问题。 人类的无思维状况应该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有我在的无思维灵知状况,所获得
当我们看到科学禅这个词汇时,请一定以开放的心态来审视,因为科学可以说是纯理性的,禅可以说是纯感性的(感性只能形容禅),两者拉扯在一起超出人们的常识。然而在哲学史上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不也一直争论吗!可是这两派仍然是哲学。为什么允许佛洛依德的所谓“梦的解析”的精神分析学纳入科学体系,而排斥禅学作为高级心理科学进入人们的视野呢!可能是禅一直在宗教的领域里,人们不容易想到禅也是科学。 我认为广义的科学应
研究社会群体的学者归纳出能力结构和权力结构这两种权力特征。能力结构即领导者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体能、人格、道德等等;权力结构是指来自组织结构中法定职位的权力。我们不妨先把能力的意义简单梳理一下。麦克里兰创立的胜任能力模型归纳出能力的六种构成:动机、特质、自我认知、社会角色、知识、技能。这种对能力的综合界定又一次见证了人的社会属性优先,自然属性第二的真理。前四项能力是核心,但是这四项比较抽象也难度
偶尔听到一句笑话:老板都没文化,还搞什么企业文化。这不禁让我思考什么是企业文化?文化这个概念恐怕是众多难以定义的社会科学范畴之一,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文化概念虽然只停留在混沌的表述上,但却受到广泛的青睐,只要和文化搭上边就显得有档次、高深、儒雅。企业不但傍上文化,还衍生出一个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把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规章制度、行为、甚至独特的工艺等统统纳入这个模式中,这样就显得企业文化模式很有深度。
企业家或者其他管理者总是希望多授权少管事,只要工作能正常运转也落得轻松。一些管理学家或者善良的培训师也告诉企业管理者:管理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企业照样运转良好,就是管理很好,否则,就是管理还没有上台阶。企业管理者听了大师们的教导,回光返照自己的企业或者部门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对照后结果发现并没有做到在自己缺位的时候,工作能良性运转。不仅如此,而且管理者的下属还抱怨他们没有很好的授权,搞得管理者里外不是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的企业家靠胆量和勤劳完成了原始积累,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现阶段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资讯宛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发展的机会不像过去那样容易识别,企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靠智慧和知识,靠思路和理念,靠扎实的管理内功。 我们经常听到诸如: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卡尔·马克思说过:进步不可避免!管理大师汉迪指出:错误的管理方式只能是徒劳而无效的! 在
客户:宁波大学 地点:浙江省 - 宁波 时间:2014/11/18 0:00:00 讲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下的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客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传承学院 地点:浙江省 - 杭州 时间:2015/4/25 0:00:00 讲授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传统国学中的智慧谋略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