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销量排序”背后的秘密? —— 羊群效应 你是不是只盲从的羊?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在抬头看天,于是就跟着抬头。没多久,陆陆续续来了一群人,都跟着抬头看,甚至还比比划划,交头接耳。又过了不久,最早抬头的那个人问大家:“你们都在看什么?”大家说:“不是看UFO吗?”这个人苦笑着说:“你们在这掺和什么,我这是流鼻血,抬头止血呢。” 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它是一种个人的
你买过套餐以外的汉堡吗? —— 诱饵效应 《经济学人》杂志实验 有一位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也是我的外籍好友——杜克大学丹·艾瑞里教授,曾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学人》杂志的订阅价格是这样设置的: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阅读的电子版,每年50美元;电子版加印刷版,也就是可以在电脑上阅读的同时,还拥有实物杂志,每年100美元。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艾瑞里教授在校园里,对100个学生进行实验,有68个学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 赌徒谬误 你会押注正面还是反面? 首先,我们还是老规矩,来做个抛硬币的游戏。假设你已经连续抛了10次硬币,这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11次,你会押注正面还是反面呢?说实话,你的内心有没有这样的想法:都连着10次正面了,该轮到背面了吧?按概率来讲,连续11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只有1/2的11次方,这是一个无限小的数字。所以,应该押注背面。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
掏钱的时候,你打过自己的脸吗? —— 比例偏见 同样的100元,不同的感受 假如有一天你去4S店,看中了一款车。销售员说:“您看中的这款车特别热销,没有优惠,除非您愿意花10分钟填一份调查问卷,可以给您便宜100元。”这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花几十万元买车,才便宜100元?你是在开玩笑吗?” 同样的场景,如果你早已经买了车,今天到4S店是来做保养的。只要填个问卷,一桶300元的机油就能便宜100
两匹马的屁股,决定火箭宽度? —— 路径依赖 不拿香蕉的猴子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科学家就会释放高压水枪,浇湿所有的猴子。几次惩罚下来,已经没有哪只猴子敢再动香蕉了。实验的下一步,是用一只新猴子替换一只原来的猴子。新猴子不知道这里的“规矩”,看见香蕉就要去拿,可接受过惩罚的4只猴子已经被吓到草木皆兵了,于是把新猴子摁在地
为了捞回本,输到只剩内裤? —— 损失规避 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快乐 老规矩,咱们先做个游戏。抛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你会赢5万元,如果背面朝上,你会输5万元。想一想,你是否愿意赌上一把?理论上讲,这个赌局输赢概率各半,学过概率论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抛的次数足够多,最终的结果应该无限趋近于零和,是一个绝对公平的赌局。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95%以上的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 为什么会这样
“一块钱”和“一块钱”一样吗?—— 心理账户 你会重新买票吗?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假设你今天晚上打算去剧院看一场演出,票价是300元。在你刚到剧院,还没买票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300元现金,你会不会继续买票看演出? 同样的场景,我们调整一下。还是你去看演出,这一次你已经提前花了300元买票,到了现场却发现这张票丢了,你想看演出就必须重新花300元买票,这一次你会不会选择再买一张票? 这个实验,最
逆袭,也是有价格的 —— 枪手博弈 没有逆袭过的屌丝不算好屌丝 去年有一部美剧收视、口碑齐飞,叫做《西部世界》。假设在《西部世界》的甜水镇,三个枪手为了争夺一个姑娘,相约决一死战。三个枪手对各自的实力都心中有数:老大枪法最准,十发八中;老二枪法一般,十发六中;老三枪法最烂,十枪只能打中四枪。你可能会想,老三枪法这么烂,他来决斗无异于送死。我估计老三可能爱这个姑娘爱得太深了,这一点跟我有点像,虽然
认怂,也是有价格的 独木桥上的进退之争 两只公鸡相向而行,相遇在同一座独木桥。独木桥的宽度容不得两只公鸡错身而过,它们要想过桥,就一定得分个先后。一方进,则另一方需要退。问题是退回去的公鸡就要丢面子,但对于傲娇惯了的大公鸡,面子可是比命还重要。双方一直僵持在独木桥上肯定不是办法,同时往前走,硬碰硬则免不了菜鸡互啄,两败俱伤。想象一下这个有趣的画面,两只公鸡气势汹汹,怒目而视,但各自又是百般纠结,
爱拼,也是有价格的 —— 智猪博弈 爱拼才会“死”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左侧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猪圈右侧的一个容器都会掉落一些食物。如果小猪去踩这个踏板,大猪就会坐享其成,等小猪跑回来的时候,大猪几乎能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小猪只能吃到一点。如果大猪去踩踏板,小猪也会先吃,但因为吃得慢,在大猪跑回来之前,小猪还吃不到一半。那么问题来了:小猪是不是大猪亲生的? 是不是亲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