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映梅,杜映梅讲师,杜映梅联系方式,杜映梅培训师-【讲师网】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 九型人格
杜映梅: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员工管理 (下)
2016-01-20 67418

从“富士康事件”看新生代员工管理 ( 下)

      管理“80后”——就这样把你征服 

        我比较认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已经落后于80后群体发展的客观存在”这个观点。在我看来,“80后”不是一个管理难题,而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补课。管理者必须接受80后的各种特质,承认代际间的客观差异,更多地看到他们身上代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正确地理解、接纳他们,进而消除代沟和距离感,方可实施人性化且灵活有效的管理。

1、文化人性化

      面对“80后”员工,管理者需要反思传统的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一是信任文化。企业间各种关系应以相互信任为核心,且要公开、公正,以避免相互猜忌。 二是快乐文化。 顺应80后员工“工作并快乐着”的职场观念,并转化为企业创新进步的内动力。三是开放文化。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

     2、管理开放化

       80后讨厌以权势压人、居高自傲,他们敢于质疑权威,但也佩服真才实学;他们不喜欢被“管理”但接受被“引导”。管理者做事前如果与他们平等协商、让他们先参与讨论、决策,他们会感到倍受尊重和认可,管理者也将得到更多的工作灵感和创新思路;在具体工作实施中,管理者可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与自主权,以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责任感。

       3、沟通时尚化

  80后不喜欢过于古板、严苛、与自己有心理距离的领导,比较喜欢心态年轻、语言生动、有幽默感的主管;他们喜欢直截了当地沟通,因为生长在网络时代,他们更依赖于互联网,管理者如果不善于利用MSN、QQ这类沟通工具,便会失去了解、理解他们的很多机会。

    4、合作创新化

    80后普遍创新能力较强,但合作性比较差。管理者应注意发挥他们学习新技术、开拓新业务的优势,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探讨新方法、新路径,创新管理模式,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空间。与此同时,管理者要注意工作小团队的新老搭配和清楚界定工作目标、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让80后在团队合作中逐步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避免“跑偏”。

     5、情绪理性化

80后有激情、干劲足,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往往因小情绪多而成为管理的“麻烦制造者”,要是处理不好,则容易“鸡飞蛋打”。此时作为管理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当他们“无知者无畏”、过于积极主动时,管理者更要耐心解释,不要让他们误会自己不受重视、不被信任;给他们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尽量明确、具体,要求他们及时做好过程反馈;日常工作中,对他们多肯定、多鼓励,少些空洞的批评和指责…总之,在80后“长大未成人”之前,悉心呵护他们,是当下管理者必须担当的责任。

      6、氛围愉悦化

       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管理者不妨传递一种“有时自嘲一下也无伤大雅”的信息,比如,时常开开玩笑,更多地绽放笑容。80后如是说,整天都绷着脸的管理者会让人觉得笑是在犯罪。因此,作为管理者偶尔自嘲一下,或者在紧张的会议中幽默一下来缓解紧张的气氛,都将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80后比较不拘小节、不喜约束,喜欢平等宽松的工作氛围,要他们遵守制度和纪律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所以,管理者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他们,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哪些是底线绝对不能逾越,而对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则大可灵活、人性、宽松一些。

 

      寄语“80后”-用信心放飞自已

      人生并不只有现在,还有更长远的未来。企业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生存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如果眼光只盯着温饱,那得到的永远只是温饱。所以,在工作时,请时刻告诫自己:我要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努力。

      《快乐,从心开始》里这样写道:“我们要选择,是被迫去做还是以快乐的心情做,这两种行动都始于义务,但后者会得到更积极的体验。”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了无痕迹。不要讨厌折磨自己的东西,相反要当作快乐的磨砺去接受,由此你将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仅以此“五大心经”与“80后”共勉。

心经一: 改变自己,成为职场中的“百变精灵”

        韩国现代企业的李明博总裁曾对入职的新员工说过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不要首先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而是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工作。”是的,这个世界绝不会把只适合你的工作拱手交给你,要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谈何容易。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贴出这样的招聘广告:“这里给你准备了与你的要求完全相符的工作,请到这里来吧!”

         很多时候,工作的压力并不是源于工作本身,而是来自于因工作而发生摩擦的人。如果有幸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上司,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员工,但这种概率比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因为世界上与你合不来的上司远远多于让你如意的上司。

       有一个朋友,与上司交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因为你的上司,你会继续留下来吗?”

       朋友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我就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呢?”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跟上司不和,觉得“这个样子没法再干下去”就离职,再去别的公司,你能保证那里就没有“这个样子”的上司吗?希望并等待更换对方,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我们不妨将对方看作固定不变的“物体”,那能动的、改变的就只有我们自己了。如果我们修炼了可以“百变”的“武功”,成为具有改变自己能力的人,那你便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和阻碍,那时你就是职场中最耀眼的“精灵”。

       心经二:  激活你的“CPU”,像老板那样思考

      请问,在哪个领域中,你比别人更有优势?也许你会说“你样样都行”、“是个全才”,当然这也有可能,但实际上我并不希望得到这种答案。可以这么说,鲜有人能真正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大多数人都凭借“一招绝”闯荡江湖。犹如人们说起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大侠,自然会想到“降龙十八掌”,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试想,当你在某个领域以专家的水平处理每一件事情,解决每一个难题,那将是多么妙不可言!

     是的,要想在职场脱颖而出,除了需要“一招绝”的技能、脚踏实地的态度和积极主动的责任,更需要像老板一样思考。没有人会告诉你,你需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只有依靠你自己主动思考。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激活你的“CPU”,做需要做的事,而不仅仅是上司交办的事。

       像老板一样思考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主见,也不是削尖了脑袋往上爬,这是一种站在战略的高度、用全局的观念、前瞻性的眼光处事的能力。当你像老板一样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成功的关键,当你明确老板的利益和自己的职责,那你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并且立刻着手去做。当你习惯于像老板一样思考,你就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可能成为企业家或管理者的人。

       心经三:  认真工作,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这是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年轻人的忠告。

       年轻的“80后”,你曾注意过自己手头的工作吗?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和巨大财富吗?还是每天都在羡慕朋友的工作,甚至感叹成功者的机遇可遇而不可求?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我们总是盼望立即的收获,却忽略了,即使一颗微小的麦子种在土中,也得等待那缓慢的生长。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要懂得珍惜眼前。

      只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工作,都能得到收获。把工作当做学习的机会,从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学习人际交往;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带来的近期回报可能会很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别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

 心经四:  用生命去工作,成功近在咫尺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都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必将受益匪浅。

        其实,工作满意的秘诀就在于“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原本觉得乏味的事情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却完全可以改变我们对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样的改变将使我们从中获得乐趣,从而拥有一份令人骄傲的人生。

       正如乔安妮·西妮所说:“事业和生活就象一辆汽车,能否自由操控,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心经五:  经营自己,打造“个人品牌”

        富兰克林曾说过“即便是宝贝,放错了地方也只能是废物”。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且基于优势,从中找出自己的“卖点”,进而将“卖点”打造成“个人品牌”,才是对个人的成功经营。

      学历不是卖点,你有别人也有;基本技能不是卖点,外语、电脑人人都在学;经验不是卖点,所谓的经验很快会被创新的方法所代替;所以,花点时间,将自己的优势写出来,好好找找自己的卖点究竟在哪里,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合作、沟通表达等等。正如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每个人都要有几手拿手绝活,在学历、技能、经验不相上下时,这就是你胜出的独特卖点。

       当然,“个人品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后天的培养与历练,需要被大家公认。建立“个人品牌”的重点是个人技能,即有市场价值的技术,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而且还有良好的口碑。简单地说,“个人品牌”的建立就是给自己一个独特的定位,让自己的特质从人群中凸现出来。个性的年代需要你的个性,你也将因此变得炙手可热。

 

      总之,不管“80 后”也好,“90后”也罢,不能太乐观,更不能太悲观,毕竟未来的二三十年,他们才是企业发展乃至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故而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来评价。我始终相信,伴随着“80后”“90后”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企业管理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乃至全社会走向和谐与包容,这一代人必将是当之无愧的脊梁。(全文完)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