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穹老师:金融学、心理学专家
微信号:hanlaoshi555
??????TEL.: 1 5 O. 26 65. 921 5
================================================
微众银行是在搭建开放的金融生态圈
千万不要把微众银行看作一家一般含义上的银行,微众银行是一家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微众银行希望外界将自己看成一个技术提供商、风险服务提供商、产品设计商,甚至是一家从事数据分析的顾问公司。
这家被注入“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将在外界的高度瞩目中孕育、成长。于是,就有了“微众一小步就是银行一大步”!然而,一家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能仅靠“概念”。在银行业对存款、优质资产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这家新生的民营银行究竟如何脱颖而出?
微众银行的定位是,要建立广泛的同业合作,并与其他银行同业共同服务客户。微众银行提供产品设计、精准营销、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科技平台等。基于上述定位,微众银行的核心使命就是连接大众客户、微小企业与合作金融机构。其盈利模式不是传统的存贷利差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而是来自于与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果分享。
微众银行之所以开业至今才正式推出产品,主要是建设核心系统,目前基本模块已经构建完成,整个核心系统实现了“去IOE”(即在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
新的探索和创新总会伴随诸多障碍和不确定性。如网络银行远程开户等政策迟迟未能落地,是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目前面临的较大障碍。
独一无二的“腾讯基因”
微众银行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其与生俱来的大股东腾讯的基因不无关系。腾讯和传统银行有着惊人的反向差异,腾讯的财务报表与银行是反向的。2014年腾讯700亿的收入和200亿元的利润,相当于最大银行一个月的利润,但却有47倍的PE、及相当于35%的ROE。腾讯是一家市值达2000亿美元,资产却只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相反的是,目前国内银行总资产动辄几万亿,市值却只有几百亿。
此外,腾讯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其基础服务是通讯和社交,但这些是不赚钱的业务,赚钱的是由此延伸出的娱乐、支付和资讯等。腾讯花很多时间做不盈利的事,积累了大量客户并形成一个垂直的巨大的生态系统,然后再去变现。
这是一个现在很热的典型的互联网思维。这样的思维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微众银行。马化腾曾在内部表达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发展,但行业有明显的痛点;消费、理财、贷款需求旺盛,但是远未满足;腾讯的科技、数据和客户资源引入金融,似乎会创造产业和客户价值。”
基于这样的想法,马化腾要做的银行自然也与众不同。希望是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的有鲜明特色的金融生态圈。轻资产、轻资本、不做搅局者,要做好自己擅长的,希望建设成一个核心平台。不要追求短期利润,要投资长期的行业发展红利。
微众银行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核心使命是链接大众客户和微小企业,还有服务的金融机构,是站在中间链接客户和金融机构的角色。腾讯想做一个连接器,希望可以看到微众银行,有效利用股东的资源服务大众。
微众银行的定位是“个存小贷”,要服务好小微和普罗大众这些小型客户,因此,首先是利用好腾讯的资源,其次是做好科技系统。微众银行近期推出的产品“微粒贷”便是与手机QQ、财付通展开的合作。
此外,未来微众银行推出的产品是否会与财付通产生竞争?双方不是竞争对手,财付通与微众银行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的基础还是能力的互补,财付通更多的是发挥互联网的能力,而微众银行发挥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
微众和腾讯及旗下公司的合作,是否会直接获得海量的QQ和微信的信息提供给微众银行?微众银行与腾讯合作采取的是“联合项目”的形式,共同去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只有客户想成为微众银行客户,微众银行才能获得这些数据。“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植入到腾讯的系统里面,而不是把腾讯的数据搬出来。
“小”是最大的特征
小是微众银行最大的特征之一。未来微众银行95%以上的客户余额会在50万以下。微众银行的目标是服务数以亿计的客户和数以万计的企业,产品聚焦在小额经营贷款、消费贷、小额存款理财工具和小额支付产品等极少数的几款产品,并希望把几个简单产品推广给非常大数量的客户。
其实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一个新设立的银行要去服务大客户是很困难的,微众银行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竞争优势。反过来,服务普罗大众腾讯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很好的前景。
从2014年12月12日获批开业至今,经过半年内部调试,微众银行首款面向个人的贷款产品“微粒贷”姗姗来迟。这款产品贷款额度最高2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微粒贷”产品的现场演示显示“客户1分钟内就能借到钱”。
没有网点、没有营销人员,完全地用机器去替代人工。微众银行坚持纯线上做业务的方式,其科技系统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
微众银行也意识到,要服务好“小”客户,风险是很大的。微众银行会在风控体系上做一些改变,如利用新型的数据管理模式,加上传统模式相结合来管风险。用数据来管风险,只要各种数据运用得好,威力非常大。
风险防范主要是考察贷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传统的金融机构判断还款意愿是不太容易的,微众银行可以通过社交数据比较好地防范个体的信用风险。
在确立要服务的客户群时,微众银行认真测算目标客群、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如果你的风险容忍度过低,要不就是客户门槛太高,要不就是流程太复杂。所以,微众银行的方式是,一定要大幅降低各类运营成本,妥善解决风险损失问题。
微众银行“小”的另一方面体现了其制度的灵活性。微众银行的组织架构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来适时调整的,因此,横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会成为主要的管理形式。
收入主要来自合作银行分成
微众银行会有理财和存款类产品推出。因为微众是一个平台,主要是与同业合作。虽然微众银行多次提及不会与合作银行争抢存款、贷款和客户,但是这样的做法仍然令一些传统银行不敢相信。
如果把存款、贷款、客户这些银行最为宝贵的资源真的都给了合作银行,他们靠什么吃饭?微众银行的回答是,银行同业和负债端的个人、小微两者都是其客户,微众银行只有服务好个人和小微,才能让合作银行赚到大钱的时候分微众银行一点小钱。就是说,微众银行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与合作银行的分享。
目前,微众已与华夏银行、东亚银行、平安银行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还有一两家的合作正在进行中,另外还有十几家正在沟通,初期中型和中小型银行的合作会比较多,未来的合作对象会很广泛。
微众银行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微众银行的客户变成合作银行的客户。一笔业务,存款和贷款都体现在合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个消费者,接受了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的服务,微众银行希望他是合作银行的客户,与微众银行是平台与用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