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穹老师:金融学、心理学专家
微信号:hanlaoshi555
??????T.E.L.: 1 5 O. 26 65. 921 5
================================================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节能低碳发展战略,银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能效信贷指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重点能效项目的信贷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绿色信贷在我国尚处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信贷规模偏小
长期以来,受传统产业结构制约,商业银行形成了以制造业客户为主体的“高碳型”贷款客户结构。这一点在大型商业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商业银行短期内如大幅度减少这类客户贷款,势必影响营业收入,因而这种客户结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张。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预期效益不太理想,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担保,贷款可得性更低。尽管近两年绿色信贷方面贷款增加较多,但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新增绿色信贷数量在年度贷款增量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绿色信贷产品品种较少,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商业银行现有绿色信贷产品线涵盖的产品品种少,且存在较强同质化倾向,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由于时下绿色信贷对银行业绩的贡献尚小,好多银行在绿色信贷产品研发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进展迟缓,绿色信贷领域蕴含的巨大的产品发展创新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有的银行在绿色信贷管理上,简单复制传统信贷那一套做法,没有体现出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的特点及差异性,一套完善的包括产品特征、业务流程、内控管理、考核体系在内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未建立起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
商业银行把资源节约、环保达标作为绿色信贷的准入条件,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充分占有企业这方面的信息,舍此就无法保证贷款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各级环保部门对企业节能环保情况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建立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是绿色信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早在200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与银监会就签订了“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旨在建立这样的机制。但该协议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商业银行与环保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企业的环保信息也基本上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这无疑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搜寻与信息处理成本,影响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拓展。
专业人才数量不足
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环保信息的判断、环境风险的评估和贷款产品的定价,这些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兼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承担。但银行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银行每年招聘新员工,也大多招收金融、财会专业的毕业生而排斥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商业银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误区。缺少从专业技术角度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识别、量化的专业人员,也是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一个因素。
激励机制缺失
绿色信贷所支持的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贷款风险较高,而且商业银行有时还要对某些贷款项目给予利率优惠。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信贷并非商业银行从纯商业角度出发而发生的商业行为,其中还包含着商业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绿色信贷的政策激励机制,贷款风险补偿金、贴息、奖励政策等补偿和激励措施都付之阙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