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贺娟讲师,贺娟联系方式,贺娟培训师-【讲师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贺娟:苦夏养生亦有道
2016-01-20 244
炎炎夏日,天地之气湿热交蒸,各种疾病易发。同时,由于酷暑难耐,人们的心情也难免烦躁。怎样才能安然度夏,又能兼顾养生呢?《养问·四气调神》中有云: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1、“心气”夏季易受伤   夏季是阳气盛壮于外的季节,这种盛壮的阳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上也有体现。就外在征象来说,一般人到了夏季均有面色红润、出汗增多的征象,而在人体之内,夏季的脉象一般要比其他季节来得浮而偏洪。各种阳虚寒盛的患者,到了夏季病情会好转,如关节疼痛、痛经等会趋于缓和。   在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这种通应性表现为:一方面,夏季人体心气最易于受伤,即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在高温的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至出现死亡;另一方面,人体亦处于心气功能的影响之下,心的功能在夏季表现最充分。   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黄帝内经》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之说,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在主持着。这种观点,不限于中医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习惯于用“心”来表达与思想、情感等相关的精神活动,诸如“心想事成”“心情”“心思”等,“心”是精神活动的代称。因此,到了心主令的夏季,人的精神自然变得非常饱满,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2、饮食要注意减苦增辛   古人认为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一则暑热外蒸,一则腹内阴冷,饮食稍有不慎,极易罹患腹泻。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这是因为辛主发散,苦主沉降,苦味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升发;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   有人主张夏季多食苦瓜,认为苦瓜有清解热暑的作用,其实,苦瓜只适合于长夏季节食用。长夏湿热交蒸,湿热困脾,导致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而苦瓜性寒可以清热,苦可燥湿,可通畅脾胃气机,增进食欲。但对于阳虚的患者,则不要将苦瓜列为夏季的主要蔬菜。   与此同时,还要忌大寒大热,以清淡为主。《内经》在治疗思想上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之论。远,即避开的意义,强调治疗上不仅要注意用药的寒热之性,还要注意季节的气候特征,饮食亦应如此。因此,夏季不应服太多温热性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否则,一方面极易导致阳热过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偏于浮表,胃肠的阳气并不足,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胀满、腹泻等病症。   当然,《内经》虽然主张夏季的饮食不能过热,同样亦不可过多寒凉。因为夏季虽然体表阳热之气偏盛,但体内的阳气并未亢盛,大量食入冷饮、瓜果等同于毁损人体的阳气,这就违背了“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因此,在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上,以蔬菜、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多食用粥类食物,避免过分的寒凉与温热。   夏季还忌空腹饮茶、夜食生冷。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饮茶消暑,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餐后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3、三种常见病巧处理   腹泻   夏季是腹泻最易发生的季节,其原因一则由于贪凉饮冷,易伤脾阳,导致脾胃虚寒的泄泻;一则由于暑湿过盛,湿邪外侵,困厄脾气,导致湿浊内盛的泄泻。因此,腹泻是典型的夏季时令病,即使是西医,到了夏季也均设肠道门诊,足见夏季腹泻发病率之高。凡夏季患腹泻症的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厌食、腹部胀满等胃肠道的症状,尤其阳虚患者在夏季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病症,故亦被称为“苦夏”。   这类患者夏季宜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粥类,如薏仁芡实粥、茯苓荷叶粥、陈皮水等。同时,对于这类患者,明白不能吃什么比知道要吃什么来得更重要。此类人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各种酒类等,因为这类食物很容易刺激胃肠道,使其蠕动增强;宜忌食生冷黏腻食物,如冷饮、凉拌菜、发糕等,这些食物均不易吸收,并促进肠蠕动,应控制食用;宜忌食油腻类食物,如鸡蛋、动物油、油煎食品、奶油制品等。   皮肤疮痈   《黄帝内经》言:“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言下之意就是疮痈类的产生与暑热火邪关系最为密切。到了夏季,因为火热之邪侵入人体,腐败血肉而导致疮疡的产生。有的表现为皮肤零星疖肿,有的表现为泛发性疮痈。虽然皮肤疮痈本身并非大病,但如果热毒不能控制,常易导致热毒四溢而引起其他病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就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引发肾功能的损伤等。因此,即使对小小的疮痈,也不可掉以轻心。此类患者可多吃绿豆粥、冷拌马齿苋等,或薄荷菊花茶代茶饮。   阴暑症   夏季虽以暑热为主,但风寒感冒却并不少见。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阳气处于不断发散的状态,因此,肌表汗孔均处于开泄状态,如果出现冷水洗浴,或露天夜宿,或空调房间滞留过久,同样会引起风寒感冒,这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阴暑症”。   阴暑症俗称“热伤风”,常见症状是流涕、鼻塞、打喷嚏,甚至发热,同时又汗流浃背,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这种感冒常不能迅速恢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易转化为其他病。患者可用香薷饮:香薷15克、白扁豆30克、厚朴10克,共煎水服用。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尤适用于夏天感寒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夏季的良好解表药。还可以服用豆豉生姜水:淡豆豉30克、生姜30克,煎水饮用,每日2次。(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贺 娟)   延伸阅读   适合夏季的养生食谱    扁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山药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的作用,山药可以健脾胃、化湿浊。对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尤为适宜。   薏仁粥   做法:粳米250克、薏仁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薏仁具有健脾除湿之功效,适用于夏季任何体质人群服用,且有减肥轻身之用。   绿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绿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绿豆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平素火热偏盛的人群,以及中暑及皮肤疮疖等病症。   荷叶粥   做法:粳米250克、鲜荷叶半张,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功效: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升发阳气、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症。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