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富,胡永富讲师,胡永富联系方式,胡永富培训师-【讲师网】
执行力实战专家/管理技能训练专家
老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意思是高级指挥官没有能力,会连累全军作战失败,导致战士牺牲。这是在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一种现实。而今天是一个依赖科学管理、集体决策的年代,将帅无能者会规避很多。今天的组织有问题,多会出现在中层领导干部身上。这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师,有“东方德鲁克”美誉的畠山芳雄在他的许多书籍中多次谈到的问题。真是有中层无能,累死三军之痛。他在《这样的干部辞职吧》说,一个中层干部没有能力的话
查看详情》 浏览(5632
领导人舍不得分权分利是企业做不大的根源楚汉之争为什么最终刘邦胜出?历史上有很多研究案例,但视角和概念各不相同,正统的视角是:刘邦能够有效地应用他的权力(分权)。当年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因为萧何知道韩信的才能,他是将才,很有用兵打仗那种能力的。后来刘邦听取了萧何的建议,专门拜韩信为大将军,至今拜将台还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际上刘邦能够把自己权力分给韩信,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分
查看详情》 浏览(5628
导读很多员工一遇到问题就去问上司,很多上司一遇到员工问问题就忙着去解答。这就跟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包办了,到最后员工遇到问题都不会去想解决的办法,能力永远得不到提升。管理者的角色是“造钟”而不是“报时”。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问你现在几点了,大多数人都会看看表告诉我一个时间,这就叫报时。那什么叫造钟呢?如果有人问你几点了,你可以告诉他,要想知道几点了,有几个办法:第
查看详情》 浏览(5650
导读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成就。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
查看详情》 浏览(5647
1、罚款是没有用的对于一个低层主管来说,罚款是有用的。对于一个高级主管来说,罚部下的款是没有用的。因为部属不是机器,特别是你主管的不是一些从事实干的员工,而是下一层的主管的时候。罚款的效果是很低的。所有人似乎都认为,罚款之后,对方一定会因为害怕罚款而承担一定的责任。其实这是想当然!一个高级主管,要懂得自己想和别人想是两回事。你自己觉得OK的,部属很多时候是觉得不OK的。罚款,很多部属的心态是,罚就
查看详情》 浏览(5684
领导力不是品质,不是技能,不是魅力,不是影响力,而是——责任。领导力首先是责任,领导者首先是承担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这是领导力的第一条黄金法则。领导力不是职位著名政治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1978年出版的《领导力》一书已经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经典。他在该书的开头就写道:“领导力是世界上被人观察最多、却被人理解最少的现象之一。”有人统计过,学者们对领导力至少给出了350个定义。如果一个现象有
查看详情》 浏览(5693
执行力不到位,强调客观困难等问题,重抓执行力、关注细节才是营销营销创新的最佳举措,暂总结为“十个等于零”。一有工作没努力等于零对于每位营销人来说一定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金融危机下营销人更应该珍惜当前的机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得把握机会的人才会笑到最后,有了工作如果不加以珍惜,金饭碗也会变成泥饭碗。二有能力没表现等于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知晓自己的长处并通过实践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他人认同,才能
查看详情》 浏览(5732
导读上个月末,格力分红,董明珠得6000万,再加上她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营销女王”的故事也作为励志的蓝本广为流传。在荣誉面前,一向高调的董明珠却显得颇为淡然。她曾多次表示,所有个人荣誉其实并不是给我的,是给我们整个企业的。荣誉更多的是鞭策,是对过去的认可,更是新的起点。给荣誉也好,不给荣誉也好,自己内心知道该做什么,造空调、卖空调,这就是自己要做的事情,无论有什么样的变化,都不会改变这个责任
查看详情》 浏览(5766
故事一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
查看详情》 浏览(5706
一个公司需要找一个部门经理,人才难觅,花了几个月总算找到一个符合的人才,但这位经理候选人要的薪资,比预想的高。老板犹豫再三,最后推掉了候选人。继续找符合预想成本的人才。接下来有浪费了好几个月,找到一位符合预算但能力比前者偏弱的人才。毕竟便宜啊,自己培养吧。 结果是,公司为新任经理多花了6个月的学习提升和试错时间,之后该部门才按公司预期的目标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据说对待员工的成本,有两
查看详情》 浏览(5736
1...678910...下一页共 1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