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岩,孔令岩讲师,孔令岩联系方式,孔令岩培训师-【讲师网】
“物格而後知至”,当我们已经“明明德”,了解了“无物”的道理,那么,万事万物的真相也就像画卷一样在我们面前展开了。表面上看似矛盾,对立的事物,在我们心中也会变得那么协调、统一。 比如:地、水、火、风看似互不相融,水火不容,地风也毫不相干,但从“格物”(空性)的角度看,它们的本性是无差别的。 用物理学解释,它们分解后不过是一堆粒子,再深入说,它们都是一种波的震动,频率不同而已。 用哲学来解
查看详情》 浏览(852
接上期,“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我们了解了格物,也就容易了解致知了。格物是讲无物,讲空,致知就讲万物,讲有,或者说,致知让我们要广学多闻。 那么,为什么要广学多闻呢?拿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来说,不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我们将很难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无论你是学文、学理,是医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学习电脑。时空变化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也要随之变化,如果你不随着变化,你就和这个社会脱节
查看详情》 浏览(884
接上期,“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四句是王阳明先生著名的四句教。他的两个弟子汝中、德洪在探讨这四句的含义时: 汝中认为:“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
查看详情》 浏览(875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什么是格物?格物就是明明德,就是道,名称不同,说的是一个意思。明明德是大学所要阐述的核心,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分析到最后,还做不到自己明明德,这样如何“明明德于天下”呢?这是说不通的。 比如,每个人都有大名,也有小名,还有笔名,头衔等等,但说的都是你自己。比如佛,也称为智慧、般若、世尊、心、缘起性空、众生,名称不同,说的是一件事。 《说文解字》
查看详情》 浏览(910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印度的圣雄甘地,被尊为印度的国父,他领导印度以“非暴力”运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向独立。他曾多次绝食,不是辟谷,而是为了祈祷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派的冲突能立即平息下来,教派的多次冲突也的确在甘地绝食后逐渐的平息了。 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的爱的行动,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从1948年开始,默默无闻的特蕾莎修女开
查看详情》 浏览(877
接上期。“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春秋左传》第一篇隐公元年记载,“郑伯克段于鄢”,这段讲的是郑庄公纵容他的弟弟段叔作恶,待其恶满而除掉他的故事,段叔作恶被除虽可以说理所应当,但郑庄公为夺王位而用其恶杀之,不帮助弟弟改恶从善,心也太奸诈了。这虽是国事,但也是家事。 郑庄公之母姜氏喜欢小儿子段叔,庄公知其欲立段叔为太子,而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继而后悔。后颍考叔献计,往地下挖一密室,内
查看详情》 浏览(996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想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齐家。 什么是“齐家”呢?简单的说,就是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家庭里的成员关系映射着一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也意味着他社会关系处理不好,社会关系处理不好,还谈什么治国呢? 父母,代表着上下级关系,这个关系从一出生就定下来了,终生都无法改变,因为父母养育着我们,是根,所以,我们对父母应该恭敬,应该孝顺。而在社会,上级是我们的领导,是我们
查看详情》 浏览(1079
“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身心安定了,就会静静的去思考问题,因此,很多问题就会想明白了。 能得什么呢?当然是“道”了!这里没有写出来“虑而后能得”什么,因为“道”不是能立即就能得的,是慢慢的就会得道了!这个道,就是“明明德”。 就如同平静的湖水能清晰的映衬出天空、飞鸟,当你的心如湖水一般宁静的时候,真相是你观察自己的心说出来的,还需要“虑”吗?“虑”也是在心不宁静的时候勉强说而已。 “物有本
查看详情》 浏览(1004
“知止而后有定” 什么是止呢?如前文所述,止就是“止于至善”,这是止的第一层含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这是止的第二层含义。 从第二层含义来说,止,就是停,不前进,望而却步,裹足不前等之意。这个止不是针对所有的事情,是有所指的,那就是所谓的不好的事情!比如:A片、游戏、狂躁的音乐等。 反过来,不止的后果会怎样?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查看详情》 浏览(877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在亲民”呢?是不是呆在一起起腻,就是亲民?如果是和人套近乎这么简单,那就不用说了。 对皇帝来说,他只有爱民如子,百姓才能拥护他;对村长来说,他要照顾好村里的每一个人,村民才能选举他;对家长来说,他不能偏爱某一个孩子;对企业老板来说,他不能远离他的客户;对黑社会老大来说,他要照顾好每一个小弟;对师父来说,他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子……,谁能离开周围的人孤独的活着呢?
查看详情》 浏览(1297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