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每家上课的情况无法一一上传,所以就把授课记录用照片的形式上传来,供大家参考。 最近几年的授课天数基本在120天左右,公开课很少主要是企业内训。 合作的结构不多,都有长期的深度合作。 现在的课程基本上都在向项目制、序列化和系统化方面发展,从课程实施记录上也能看出来。 一直也没有很好的维护宣传,这是短板。 所以脑筋一热,今天维护一下。
已经接触企业培训10多年了,做职业培训师也有5个年头了,每年能够接触几十个企业,很多企业一年能够做20天的培训,在接触中也积累了很多的认识,在此谈一下我的很肤浅的一些认识,供同仁参考。1、整体的管理队伍素质水平不高大多区域性的经济实体,管理者们相对来说信息掌握的不复杂,眼光也比较单一,思维单纯。带来的是管理上的技术和手段不多,比较稳定和保守;思维上放不开,会经常有可能局限在方式方法上而苦闷;上行下
最近比较关注工业机器人,因为大家都在喊,工业4.0时代来了。因为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开始担心人类的未来,说未来的世界有可能是机器统治的世界,人将沦为机器人的奴隶,所谓的智能危机。哈哈,闲得没事,还担心彗星会撞地球,结果,彗星没撞成,预言家倒是先撞死了。智能危机也是如此。倒是《猩球世界》更有可能些。有人问我为什么吗?我自己回答:因为,人是生命体,是具有万能的创造力的生命体;而机器,即使发展到具有
其实是很久没有动笔写东西了,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还不够著书立说,显文应市的资格;再有,也是懒,思考还是愿意的,就是懒得总结和沉淀。感于和飞力达合作两年了,接触了很多的飞力人,对飞力达的文化等也有所了解;主要的,是我从所接触的飞力达员工的身上,看到这个企业有我所喜欢的东西,和我的志向情趣相投,所以决定答应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的安排,给正在成长的飞力达献上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供大家参考。从企业到管理培训行
2013年4月4-5日完成吉培联师资交流会 应吉培联秘书长童怀波的邀请,用两天时间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了关于社会职业培训师和企业内部培训师的相关话题。 说实话,培训师这个行当在现今的中国无以复加的繁荣,以至于很多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奔到这个行业里来,其实,行行有门道,这个行业一定有他自有的一些规则,太看轻这些规矩的人都会前途渺茫。 所谓隔行如隔山,隔的是什么?大家想过没有? 一定不是技巧,功于机巧一直
这是2012年的最后一次安排的公开课。 到会人数超过了100人,大多是制造型企业的人员,以高中层为主。 课程内容我刻意的往当地区域特征和人员特征靠,用例子、故事加情景模拟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了关于领导者的相关因素,获得了与会者的认可。 会后有多家企业在一起座谈的时候都表示了希望有合作机会的意愿,可见企业对于培训咨询行业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的,只是对这个行业的信任度降低了而已。 会员牛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CEEI(中国体验教育研究院)师资交流培训在枣庄举行。 做了一天的培训,不过,用了8个半小时,呵呵。 人员精良,年纪黄金,精神旺盛,斗志昂扬。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奋斗着的人们! 课上从培训师的台风、课程结构、语言结构、语言运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了意见。获得了大家的积极的反馈。 从户外向室内转变,不是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今培训开始内训化,内训实用化、细化的背景下。大家面对的考验还
开始得到的资讯是管理者的课程,就是通用类的那些,结果了解到是全员参加,临时改为全员的内容,好在经历的多,大家又配合,课程效果还是不错的。 感受:越是熟悉的合作者,越要了解清楚,免得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 经开置业,员工素质比较高,整个课程,大家的参与度、配合度都比较高。感谢黄总和田总。 我的课程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先讲一下针对性的基础知识和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统一的平台,然后以问题点带
2013年,山培联的各项活动井然有序的拉开了帷幕。 3月20、21日山培联举办了明湖居、聚贤堂活动,明湖居有山培联执行会长,企业管理专家王誉凯老师分享《ETT---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培训》;聚贤堂邀请河北培联会长、九型人格和心理学专家夏峥老师分享《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两次活动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两次活动有以下特点,与大家分享:1.分享师资水平高,实力强。王誉凯老师、夏峥老师充分展示了自己
今年给自己定的要求是,多参加几个平台的展示,多交朋友,多建立信息链接;向其他平台学习,更好的搞好山培联的工作。 这次分享的时间是3小时,主题是《沙盘在企业管理培训中的应用》,在于主席的支持下,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分享。 “沙盘”是个工具,分享起来很不容易,因为他是需要参与的,“在做中学”是他的特色。时间短是致命的限制。怎样用三小时的时间给大家介绍清楚,我用了一星期的时间构思,实践证明,效果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