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易中天讲师,易中天联系方式,易中天培训师-【讲师网】
著名作家、历史学家
“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你小子浑蛋!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听过这样的历史课吗?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用这种“非专业”的手法将西汉前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大历史从容地表达出来,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许多观众正是受他的吸引重新引发阅读历史、钻研历史的兴趣。 易中天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
查看详情》 浏览(78366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的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却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项羽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
查看详情》 浏览(77945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刘邦的成功,除了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能够在战斗中成长外,还因为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刘邦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敢放手给钱 ——但刘邦真的是放
查看详情》 浏览(78431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英雄豪杰群起响应。出身平民的刘邦顺应历史潮流,加入到推翻暴秦的行列中。刘邦的实力虽然不强,但由于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很快就在群雄之中崛起,他率领的部队也成为反秦联军中的一支劲旅。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军关中,秦王子婴投降,泰王朝灭亡。然而,建立了这一旷世功勋的刘邦,却差一点因此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刘邦是怎样脱险的?他又
查看详情》 浏览(78190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由于秦王朝的历史过于短暂,它实际上是“第一帝国”,它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心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它的创立者和缔造者却不过是个平民。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得失耐人寻味。尤其是刘邦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从小被父亲称做“无赖”,这样的人却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
查看详情》 浏览(78356
刘邦知人善任,韩信才华横溢,君臣携手打败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封为齐王,后被封为楚王,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回乡后,韩信找到了当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无赖…… 但刘邦和韩信的“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不久以后,刘邦便不断地打压、挤兑韩信,直至把他逼上绝路。面对刘邦的软硬兼施,韩信是步步败退,并在关键时刻犯了关键错误。 ******* 韩信由齐王变成了楚王,衣锦还乡后,他做了三件
查看详情》 浏览(78599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刘邦和韩信素不相识,仅凭萧何一句话,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把军事大权交给了他。韩信和刘邦有过一次极为重要的谈话,对时势的出色分析,着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从此,韩信如鱼得水,如龙入海。那么,韩信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呢?他是怎样建功立业的?他建立了哪些功勋,又犯了什么错误,从而使自己成为功过皆有、毁誉参半的 人物呢?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
查看详情》 浏览(78443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韩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时候拒绝背叛刘邦,因为刘邦“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感恩重义的人,也是因为他曾历尽坎坷。 作为一个破落的低级贵族,韩信早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有一些怎样的遭遇?这些遭遇对于他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最终也遇到了一个伯乐,这就是萧何。韩信的荣辱成败写就了那一段最辉煌的历史篇章。 韩信是
查看详情》 浏览(78040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彪炳史册: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败二十万赵军。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未能寿终正寝——在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难道韩信之死真的是应了那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韩信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查看详情》 浏览(78656
来源:《百家讲坛》cctv-10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发神经病死。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 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不可。为什么?因为他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
查看详情》 浏览(77917
1...1516171819...下一页共 21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