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大决战,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又是一个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袁绍人多势众,曹操兵少将寡,然而曹操的军队却以一当十,大败袁绍。那么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这一场战争的过程究竟怎样?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一决雌雄》! 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经过近十年的诸侯混战,形成了势力最强的两大集团,这就是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袁绍获得了翼州、青州、并州
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说明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乱世枭雄,也反过来证明,只有曹操才是天才的政治家,因为只有曹操才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采取了一种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政治策略。这是一种什么策略?曹操采用这一策略背后的玄机又是什么呢?《易中天品三国之深谋远虑》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了当时的乱世枭雄们对待皇帝的三种态度和做法,第一种是董卓的,叫做废立,就是把现任皇帝废掉然后再立一个
东汉末年,就在曹操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远见和英雄气概时,另一些人却在表现着自己的蛮横和愚蠢。正是他们的蛮横和愚蠢成就了曹操的盖世功业。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他们最终为什么会失败?《易中天品三国之一错再错》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对待皇帝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灭顶之灾。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恰恰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错再错,结果是千夫所指,身败名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使曹操做不了能臣,接下来的天下大乱又让他面临新的选择。身处乱世,是苟全性命还是挺身而出?如果要有所作为,是做英雄,还是做枭雄,或者是做奸雄?曹操该怎么做,又是怎么做的呢?《易中天品三国之何去何从》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能臣之路》节目当中,易中天先生从曹操到底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展开了多方位的分析。在易中天先生看来,曹操本来的志向是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可是在
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易中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汉朝,孝廉科是一项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举为孝廉的人才会步入仕途。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历史的记载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乱世中平定四方,人们称他“奸雄”,他是奸雄吗?他“奸”在哪里,又“雄”在哪里?《易中天品三国之奸雄之谜》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分析了曹操的多重性格,认为性格复杂的曹操是一个肚量很大的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这体现了曹操的大气和本色。但是据史书记载,曹操在小时候游手好闲,喜欢胡作非为,这样的人长大了为什么会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国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而三国中,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的当属曹操。从北宋的时候,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到了《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易中天品三国之大江东去》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斗丛生。
易中天:东华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说商业之美或者说中华商业美学。我觉得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虽然我本人也是研究美学的,但从来没有想到把美学和商业结合起来。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商业有美丑吗?我就想起电视连续剧《潜伏》,里面有一个中统特务叫谢若林,这个人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他的人生哲学很简单,他说给你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哪根是干净的哪根是龌龊的吗?我想商业也是这样的,你能告诉我哪个商业是美的吗?哪个商业
近日,著名学者易中天与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围绕“企业家命运与精神”主题展开精彩对话,剖析中国企业家的现实和历史处境。一方面,从历史角度指出商业文明缺失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从当下出发,点明中国企业家发展壮大缺乏空间、机遇和保障,并就如何改善这些局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易中天系列对话的第一场。 对诚实勤劳致富者不要“羡慕嫉妒恨” 刘东华:我觉得十八大之后,我身边的大批民营企业家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