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昭川,仲昭川讲师,仲昭川联系方式,仲昭川培训师-【讲师网】
互联网正在重新建立人与人的关系。而互联网本身,也正在建立网与人的关系,虽然这个过程十分艰难。 互联网与人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互联网跟电脑和手机的关系。因为总有一天,互联网会离开它们,但永远不会离开人。所有的趋势,都出现在互联网与人之间。如今25岁以下的人,天生就跟互联网在一起,彼此是有机的整体。这代人不需要拥抱互联网,也不需要关注什么趋势。他们早就适应了“日新月异”这
查看详情》 浏览(25000
尼葛洛庞帝十八年前就对我说过:只要人类和信息的关系到达某种程度,随时可以让纽扣和眼镜来做任何获取与利用信息的事情。现在,人不再追着电脑跑,人又成了主体,必要的话,随时可以发明新玩意。从IT的软件和硬件上讲,科技一日千里,今后肯定会出现更方便实用、与人合为一体的东西。起码不用再担心手机离身或手机丢失。否则,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举着手机,都不离开左右,人还是半个奴隶。所以
查看详情》 浏览(24947
经济也好、商业也罢,都是人类文明。互联网经济,是人类第四次商业文明,也是历经否定之否定后,人类社会出现的第二次良心经济。任何事物在经历否定轮回后,都必然产生质变。而互联网经济,恰恰处在质变的节点上。第一次良心经济,显然是最早的“物物交换”时代,说那时候是易货都有点夸张。就是拿东西换东西,各取所需、各得其物,凭的是私信。过了几千年,有了大部落和货币,产生了“钱物交换”
查看详情》 浏览(24984
微博也好、微信也罢,虽然都给社会带来极大冲击和震撼,其实都是很小很小的圈子。正如在这本书的前言说过的,迄今为止,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非常缓慢。分析原因,有太多太多。但有一点很明显的原因,是可以首先指出来的:这和我们的社会格局有关。互联网讲究的是大格局,讲究的是跨越时空。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在大格局里,我们还不具备跨越时空的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但扪心自问
查看详情》 浏览(24994
(续上一篇仲昭川书摘)比特币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神奇生态。不是因为货币,还是因为人。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比特币的设计者并没有意识到后来的一切。虽然比特币之父还可以管教和制约这个孩子,但如今小孩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脾气,并建立了自己的大家庭。这个新家庭的势力虽然还不算太大,却已直逼几百年的人类金融大厦,要求入驻。无数的比特币玩家和旁观者,都在参与这个家庭的家规制定,并
查看详情》 浏览(25050
所谓生态,是在一个整体性的环境里,存在着一种或多种闭环的食物链,这种食物链即便有不断的变化,也始终能保持某种平衡,并且不断繁衍。简单说:生态比业态多了“人”的主导因素,于是一个平台瞬间就变成了王国。举例说:线下的国美是业态,线上的京东也是业态。在京东,刘强东说了算,他是规则制定者。但他不是国王。他也必须亲自来看场子、维持秩序,甚至烧钱造势、花钱维稳,乃至于亲自到微博
查看详情》 浏览(25029
《续上一篇》互联网这一来自文明社会的产物,有她天然的、固有的属性,那就是分享、共享、免费、利他。即便在今天经过充分商业化的互联网,也仍然保留着这种属性,成为一种本质特征。当年在这种氛围下,网民都是利他者,一方有难、万方支持。渐渐的商业化之后,尤其是经历了本世纪最初的互联网崩盘后,初期网民的网龄也大了,童贞逐渐褪去。与此同时,大批利己者早已蜂拥而至。原有的一小撮利他者
查看详情》 浏览(25037
(续仲昭川老师上一篇《互联网黑洞》书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也没有任何相互影响。就像生活在不同的星球。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开办国家的原因。有了手上的国家,万事随心所欲。以前的李渊、赵光胤等人都尝过这种甜头。网络时代,都讲全球化,没问题。但不能夸大。一味强调蝴蝶效应,肯定别有用心。所谓蝴蝶效应,说的是法国巴黎地铁里有一黄毛哥哥扭沈阳大秧歌,中国的东
查看详情》 浏览(25159
不管你是否上网,大互联网的生态都已经包围了你。其实你早已置身其中。有人能避免间接上网吗?有。但他能避免网络带来的生活变化吗?不可想象。西单女孩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普通行为,却因互联网变得很不普通。大家像接力一样演绎出各种内涵,附加了各种对生活的诉求。最终,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到女孩身上了,她的命运从此不同。上央视春晚,只是这不同命运中的一瞬。更多不同,将伴随她一生。
查看详情》 浏览(25106
(续仲昭川老师上一篇内容)如果把极度快速的增长比喻为爆炸,那目前市场上逐渐体现出来的,恰是一种类似上世纪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需求爆炸”。需求爆炸。问题来了:如果真有需求爆炸,那就一定会导致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爆炸”。市场的繁荣就会趋于无限,市场的竞争也会趋于无限。这样一来,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难以想象?请别忘记一个已知的事实:我们的钱包没有爆炸。需求爆炸,充
查看详情》 浏览(25134
1...1718192021...下一页共 23 页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39143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com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