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
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
肖汉仕
摘要:全民健心工程的科学与持续实施,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作为保障。包括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各级政府重视,各个部门尽责、有专业人员实施、人们积极参与、各个方面配合。
关键词:全民健心工程;保障条件
全民健心工程是指从全民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以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其具体目标是提升十种心理能力:即性格修养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理性认知能力、调适情绪能力、应对挫折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应变能力、自我开发能力、获取快乐能力,并积极防治有关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促使人们的心理健康逐渐优化以求达到十种状态:即性格完美、积极向上、认知合理、情绪适当、意志良好、行为适应、人际和谐、适应环境、自我实现、内心幸福这一理想状态。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全民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心理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优化,幸福指数提升;而且有益于家庭、单位、群体及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并将促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同时,将为我国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心理基础与内在动力。因而全民健心工程是一项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
要想使这一奠基工程早日得以科学实施并且能够持续开展,使其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其目标,需要具备一系列基本的条件作为保障。
一、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科学性是健心工程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其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为了避免这一实践走错路或者走弯路,也避免演变为形式主义。首先必需认真、深入研究,解决其基本的理论问题,以便为全民健心实践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同时还要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同行业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有关方面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要,探索出符合其特点,能够满足其特殊心理需要的可操作的具体健心策略,从而为不同行业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健心实践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
在基础理论方面,作为一项全新的实践,需要明确全民健心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特点,全民健心工程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关系,实施全民健心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全民健心工程对于居民个人及家庭、单位、社会的具体意义有哪些,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标体系由哪些构成,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原则要求,基本途径有哪些,健心工程的实际效果如何评估。这些基础理论与实践机制的解决将为全民健心工程的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
由于全民健心工程是面向全民,服务终生的工程,因此,在解决其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为各行各业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健心实践提供理论和具体策略的指导。
从行业来看,全民健心工程需要向社会的各行各业普及,使其惠及全民。例如各级党政机关、团体、各种类型的企业、各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各类个体劳动者及无业人员。由于不同行业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工作及生活环境、文化水平有所不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刺激、工作压力、生活条件、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不一样,导致其心理需要的内容、重点自然也不一样。并且他们可能获得的社会心理支持,所能享受的心理服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健心工程时,根据全民健心的基本要求,在遵循全民健心实践机制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其实际情况与心理需要出发,使其在具体的健心策略上有所不同。从而形成符合其具体特点,满足其特殊心理需要的健心途径与方法。
从人生不同阶段看,处于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临终期的心理水平、心理特点、心理需要都有所区别,全民健心工程在贯穿于每个人终生的同时,在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健心工程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都应有所不同,健心活动的途径、重点内容、具体方式与方法必须符合不同阶段人群的特点与实际心理需要,从而增强健心工程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更好地实现健心目标。
这些理论与实践策略需要在健心工程实施前加以具体研究,形成能面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特点的健心策略,当然,也需要边研究边接受实践检验,在具体健心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
二、各级政府重视
政府的重视与决策是推动全民健心工程的重要条件。各级党和政府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全民健心工程的重要意义,了解其现实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能性,并将其上升到战略的层面,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无论对个人、家庭、单位还是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民个人来说,将增强其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全面优化,幸福指数的提升,从而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个体顺利社会化奠基必要的心理基础。对于家庭来说,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水平提升与心理健康状态的优化,将促进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兴旺。对于单位来说,有利于单位员工心态的优化、绩效的提高、竞争力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随着个体心态的改善将有益于社会心态的优化,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国民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心态也有益于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全民健心工程是一项利民、利家、利单位以及益社会、益国家的奠基工程。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具有多方面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心理发展、心理适应、心理健康、内心幸福等心理需求变得日益突出和强烈。社会剧烈变化、转型一方面为人们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加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心理适应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给人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要想兴利除弊,客观上要求国民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并保持心理健康。而当前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尽如人意,心理能力有待增强,心理健康状态亟需优化。要想全面增强全民的心理能力、预防和矫治心理问题,提升幸福感需要全民参与健心工程。同时,当前社会心态中的不良因素比较突出,焦虑、抑郁、不安、不满、抱怨、浮躁情绪较为普遍,人际冲突及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由心理原因导致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的心理因素大量存在,这些不良现象需要通过全民健心工程来缓解。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不仅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因为心理能力经过培养训练可以增强,许多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健心工程得以预防或缓解,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发展、心理适应、心理健康与幸福的心理需求通过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有望得到更好的满足。
因此,不能将其视为奢侈品或装饰品,全民健心工程已经是全体国民、各个家庭、各类单位以及社会与国家的必需品。应该像重视全民健身工程一样重视全民健心工程,将其放到与全民健身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尽快将其作为各级党和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尽快出台有关决策和具体文件,同时早日确定全民健心日。
政府决策部门应该顺应这一形势需要,充分利用有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对全民健心工程的必要性、意义、目标、原则、途径、方式、方法、组织管理机制、人才培训、经费保障、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加以科学阐述并对各个方面给予具体指导。由于全民健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单位、个人、专业工作者的有机配合,通力协作。因此,政府应该明确各个政府部门在实施全民健心工程中的具体职责与要求,基层单位的责任与应有的措施、居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全民健心工程的研究者、心理健康教育者、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者、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责任、任务、地位、待遇给予说明。在此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提出当地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可操作的具体举措,并提供保障条件。
三、各个部门尽责
全民健心这一系统工程要想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各部门、单位、家庭、个人及专业工作者有机配合。首先是政府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有机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全民健心工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文件,提出要求,科学领导全民健心工程;二是营造全民健心的舆论氛围,引导全民主动参与健心实践;三是积极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增加心理正能量减少不良影响;四是组织开展人际心理互助活动,开发民间心理帮助资源,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五是为专业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有关保障以调动其积极性;六是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规章制度时真正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顾及相关对象的承受力与心理感受及行为反应,尽量减少心理伤害,做好心理受伤人员的心理辅导。特别是教育、卫生计生、宣传、文明办、文化、体育、财政、人事与社保、民政、公安、监管、环保等部门要各尽其责,其他部门也应积极参与。
教育部门是全民健心工程的重要场所,是促使健心活动惠及全民的有力保证。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并强化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保健意识,根据年龄特点与需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系统开展心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帮助,指导其学会心理助人并在必要时学会心理求助。在心理自助方面首先通过系统教育帮助学生要学会性格修养、学会自我激励、学会理性认知、学会调适情绪、学会应对挫折、学会自我监控、学会人际交往、学会积极应变、学会自我开发、学会获取快乐,还要引导学生将有关知识与方法运用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之中,从而增强相应的心理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依靠其心理能力的增强与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帮助学生预防或解决相关方面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逐步达到性格完美、积极向上、认知合理、情绪适当、意志良好、行为适应、人际和谐、适应环境、自我实现、内心幸福这一理想状态。从而为毕生的心理健康、适应与发展、幸福打好必需的心理基础。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尽快普及向全体学生。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的需要以及年龄与心理特点,确定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将促进心理适应、发展与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相结合,将面向全体学生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将心理帮助与心理自助相结合。
二是学校的健心活动还要服务于全体教育者。一方面积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优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开展健心工作的实际能力,掌握培育心理素质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实用方法,并有机结合运用于各自的教书育人活动。
三是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载体指导家长在家庭实施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帮助家长树立自我健心以及帮助孩子健心的意识,提高家长的健心能力,从而增加合力,减少内耗。
四是为全民健心工程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由于全民健心工程的科学实施需要大量的心理卫生服务的专业人才,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社会心理工作者、临床心理学、精神科医生等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培养与培训,为健心工程提供人才保证。
卫生部门肩负着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与协调的重任。需要将促进国民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首先要加强专业管理与服务的力量。我国卫生部门一方面负有本系统专业心理卫生工作的管理与服务责任,承担精神病患者、神经症等严重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另一方面卫生部门还负有全面组织协调实施全民健心工程的重任。因此,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加强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力量,解决我国当前心理卫生工作管理与服务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根据我国实际并参考部分国家的经验,建议国家在卫生计生委专设立心理卫生司、省级设立心理卫生处、市级设心理卫生科,县级设立心理卫生股,乡镇配备心理卫生专业人员。
在卫生部门内部,一方面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与心理专科门诊建设,将生物医学模式与心理医学模式及社会医学模式有机结合,以满足精神疾病患者与严重神经症患者治疗康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在健康教育部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配备,实施并指导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工作。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向社会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并与社会上的心理服务工作者合作开展心理评估与心理辅导,以便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心理障碍患者。同时,卫生部门要主动畅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及相关心理卫生专家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单位的心理工作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以及社会大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在指导其实施积极干预的同时,也有助心理疑似病人的转介、诊断和治疗。
计生部门要将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并举。一方面是做好优生工作,尽量减少遗传性精神病患者的出生。另一方面与民政及教育部门配合做好准父母的培训。在发放结婚证或准生证时开展健心意识与方法培训,帮助准父母及早树立育心、护心等健心意识,做好有关知识与能力储备。具体传授孩子出生到进入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婴幼儿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知识及实用方法,以便使全民健心工程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由家长实施,与学龄期学校的健心工程有机衔接。
宣传部门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大力宣传全民健心工程对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及国家的具体意义,形成全社会重视健心的舆论氛围,帮助全民树立并强化健心的意识;二是帮助人们形成有关的观念,譬如“健身还要健心,健康才有保证”、“好心态 靠自己营造”、“心理互助 实现共赢”、“心理求助是正常人的聪明选择”。从而营造出全民主动参与健心的舆论环境,调动人们心理自助、互助与求助的积极性。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普及健心知识,传播健心方法。例如报纸开设健心栏目,电视台开设健心辅导讲座,电台开设专家访谈,网站开设健心频道,并支持健心方面专业网站建设,鼓励人们利用微信、微博传播心理正能量。从而营造出全民重视健心、积极参与健心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大力宣传推介健心研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
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应该将全民健心工程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因为增强心理能力以提高心理素质是全民健心工程的发展性目标,而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不仅制约心理健康状态而且制约着人们的社会适应状况与道德适应状态。因此,应该将健心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帮助的对象由当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全体国民;将人际心理帮助与心理互助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与乐于助人的一项新举措;将促进全民心理素质水平提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将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劣、群体成员的满意度、群众的幸福指数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评估指标。
文化部门一方面要生产有利于国民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状态优化的优秀读本、网站、影视、游戏等产品,弘扬先进文化,优化社会心态,为人们提供心理正能量,增加积极影响;同时,在影视作品欣赏、文化娱乐活动、有意义的休闲、积极的兴趣爱好培养中有机结合乐心、育心、护心,另一方面,加强黄色、暴力、赌博、丑恶、腐朽的影视、网站、表演、游戏的打击,以减少其对心理健康的劣性刺激;同时加强对网吧、游戏厅、休闲场所的管理,减少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烟酒、毒品等成瘾现象。
体育部门要结合健身有机渗透健心,将健身与健心有机结合,充分开发健身活动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与愉悦心情的功能,在健身的同时健心,通过健心促进身体健康。
财政部门要提供经费保障。首先要根据需要安排必需的专项经费,用于这一工程实施所需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科学研究、业务指导、宣传教育、机构场所建设,购买心理专业服务,支持专业的心理干预服务、资助经济困难人群接受心理服务,支持健心工程的公益性服务等。根据这一工程主要服务于人们健康的功能,国家应该规定从体育彩票利润中安排适量经费用于健心工程,同时也应该从福利彩票利润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精神病患者、弱智、严重心理障碍患者的经济资助,以弥补国家财政的不足,为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人力与劳动保障部门,一方面加强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培养,在大力增加数量的同时,严格把握质量,为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合格人才,并做好心理咨询人才的服务,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人事与编制部门要解决好心理卫生专业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工作。
民政部门要关怀弱势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需要,将心理帮助与物质帮扶有机结合。在进行物质援助时注意其心理感受,予以应有尊重;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服务对象要注重心理矫治。
公安、食品监管、环保等部门通过做好其本职工作,加强公共安全与食品安全、环境优化,为人们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公安等部门还要加强心理疾病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服务,及时发现高危人员,进行必要的跟踪服务,预防伤人与自伤事件的发生。
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老龄委也应该积极参与健心工程,以工作对象为本,从其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人为关怀与心理疏导。积极邀请专家为所属成员开设健心辅导讲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普及健心观念与知识,提高心理自助能力。同时指导并鼓励成员开展心理互助,发现有心理困难的成员主动提供心理支持与转介帮助。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提升心理帮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其成员,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部门 | 主要职责 |
教育部门 | 重视心理素质培养、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生、家长健心 |
卫生部门 | 组织协调全民健心工程、完善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心理障碍预防控制,指导社会健心 |
计生部门 | 加强婚育指导减少智障残疾,负责入园前孩子家长的健心指导 |
宣传部门 | 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健心舆论,树立健心观念、普及健心知识,推广健心研究成果,宣传健心经验。 |
文化部门 | 优化文化产品,提供心理正能量,减少不良影响 |
文明办 | 引导人际心理互助,引导推动各类单位健心 |
体育部门 | 将健心与健身有机结合,在健身活动中开发健心资源 |
财政部门 | 为健心研究与专业健心工作者提供经费保障 |
人事部门 | 提供健心工程管理与专业服务人员提供编制 |
劳动部门 | 提供数量与质量适应实际需要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并加强其管 理与服务 |
社保部门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与心理压力 |
民政部门 | 做好弱势等特殊人员的心理帮助与经济支持 |
公安部门 | 为人们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减少恐惧和不安全感 |
监管部门 | 加强生产与食品安全监管,增强安全感 |
环保部门 | 创造安全感与美感,提高幸福感 |
工、青、妇、老、残 | 做好工作对象的健心工作,满足其具体心理需要 |
四、有专业人员实施
健心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实践,健心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而这些途径的实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落实。心理卫生服务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人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保健方法需要经过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传授,社会心理支持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来指导,心理环境优化需要心理保健专家献策。培养与培训足够数量及合格的专业心理服务人员,并调动其参与健心工程的积极性,是保证全民健心工程科学、有效、可持续地实施的前提条件。
这些专业人员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者、心理咨询者、精神病医生。
(一)有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者普及健心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一是宣传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教育对象树立并强化健心意识,激发其内在积极性。二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与需要普及心理素质培养与促进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传授心理能力培养与心理保健的实用方法,提高其心理自助能力。三是指导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心理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四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预防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生。五是进行心理问题筛查及初步评估,及时发现心理与心因性行为问题。六是根据需要开展发展性与适应性心理辅导,帮助求助者更好地发展和适应。七是对力所能及的轻度的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实施辅导干预,帮助其恢复正常。八是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活动。九是指导教育对象开展心理帮助,形成人际心理互助。十是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心理问题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心理卫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心理辅导讲座、个别辅导、活动渗透、实践体验等形式进行。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向全民。首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的始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心理需要等实际螺旋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选用适合其兴趣爱好的方式与方法,循序渐进地实现健心的目标,使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就具备适应现实应有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心态,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不仅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各行各业也应根据员工心理需要与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心理能力培养与心理保健。在满足其成员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实现成员与单位的共赢。
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受过一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需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级卫生部门的疾病控制中心也要尽快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面向社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单位需要配备专职或聘请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实施健心工程。
根据健心工程全面实施的需要,我国培养数十上百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基于师范院校现状和编制限制,需要将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结合,宜从现有教育工作者挑选愿意且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经过培训后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于心理学的研究或心理学教学,也不同于只为主动来访者服务的心理咨询服务。其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其特殊性。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在心理学专业方面主要需要全面掌握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还需要教育学、辅导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教育能力、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
(二)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矫治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主要职责是为来访者提供专业心理帮助,以缓解其心理障碍,促进其发展与适应。根据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咨询与障碍性心理咨询。其中的发展性心理咨询主体是帮助求助者更好地发展,更快地适应,实现锦上添花。障碍性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偶尔遭遇心理困扰的求助者,多为暂时的适应困难,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并非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师既可以为应聘的具体单位提供专业心理咨询,也可以在社会单独开业为社会提供专业心理卫生服务。
心理咨询服务的潜在对象较多,随着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人们观念的改善,病耻感的缓解,这一需求将会扩大。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增强心理服务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为了提高心理咨询水平,更好地满足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多层次的心理需要,现有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要主动适应促进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两种模式的需求,形成自身的专业特长,促进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建议从现有的心理咨询师选拔一部分真正热爱心理咨询事业,具备从事心理咨询的素质,具有一定咨询经验积累,具有从事中度心理障碍矫治能力的心理咨询师经过进一步提高培训,根据一定标准为其颁发一级心理咨询师甚至高级心理咨询师,授予其单独开业资格,促进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给予经费支持、提供场所、税收优惠等支持,并解决其职称、地位、待遇等后顾之忧,从而吸引一批优秀心理工作者投身心理咨询服务事业,成为全民健心工程的专业骨干。
(三)有高水平的精神科医生矫治心理疾病
精神病医生是受过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科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帮助严重心理疾病患者,如神经症、精神病患者康复。采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理论,实施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这方面的人才专业化程度高,培养周期长,需要国家教育与卫生部门加大培养力度,加强精神科与临床心理科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以缓解当前这些人才数量上的严重不足。同时,要提高其职业地位,妥善处理医患矛盾,维护其尊严,提供应有待遇保障,以维持这一专业队伍的稳定性并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发挥心理医生与精神科医生在全民健心工程中的专业作用。
五、人们积极参与
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各种心理他助必须通过心理自助才能发生作用。无论是心理素质的培育,还是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都需要主体的积极性与自觉行动,否则社会的心理支持与心理服务再完善也难以发挥功能。这就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心理自助与心理互助,同时合理利用他助。
一要有健心的积极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面向全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全民的主动学习。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自我实现及幸福的实际作用,真正认识到参与健心、接受健心服务是自身的内在需要。将有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如“心态好坏制约成败”、“学会健心,受益一生”、“好心态靠自己造”、“心理求助是必要时的聪明选择”等。从而认识“我应该”具备相关的心理能力,拥有良好的心态;“我需要”通过参与健心活动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激发出“我一定要”健心的强烈动机,相信自己通过健心实践心理能力会更强、心态会更好,将信心转化为健心的计划与有目标的、长期的、主动的健心行动。
二要拥有健心的智慧。通过各种途径虚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指导。包括认真听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或专题心理健康辅导讲座,阅读有关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卫生相关方面的书籍、浏览专业性的健心类的网站及微博与微信、欣赏心理方面的影视作品、听充满心理发展正能量的故事、吸取他人的惨痛教训、学习别人健心的经验,通过这些学习途径加上自我实践中的体验,不仅成为这方面的有识之士,而且具备相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具体方法,成为这方面的有能之士,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的健心实践之中成为有为之士,从健心实践中体验成长、成功,享受其乐趣,成为有趣之士。
三要付诸健心的行动。准确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发现自己心理能力的强项与弱项并扬长补短或者扬长避短。将健心实践生活化,有意识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交往、生活、娱乐、休闲、锻炼等活动中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来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成为自己的心理培育师与心理保健师。经常自我评估或求助专业人员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尽力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自我调适不当心态与过大的心理压力,控制不良行为。在自己无能为力时积极利用社会的心理支持资源。在必要时坦然地寻求心理咨询、精神卫生等专业工作者的帮助。
四要参与心理互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而为地向他人提供心理帮助。在人际互动中尊重、理解、包容、鼓励、欣赏、感恩、悦纳、同情、关心、爱护以及合理的开导、提醒乃至善意的批评等。积极优化自己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语言与行为,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他人的心理伤害。在心理助人的同时获取他人的心理帮助,实现共赢。
五要必要时主动求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偶尔遭遇心理困难,当然首先要尽量依靠自己调适解决。但是当自己无能为力时,要除掉顾虑,坦然地主动向可以信赖的亲友寻求心理支持。当其爱莫能助时,就应该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或精神病医生寻求专业的诊断、咨询与治疗,以免恶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六、各个方面配合
由于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需要的满足除了自身因素外,还受着家庭、单位、群体、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全民健心目标的实现自然也需要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从而形成合力。
(一)家庭的配合
家庭是各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重要场所。需要家庭特别是家长从以下方面加以配合。
一要优化家庭心理环境。注意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长幼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的心理关怀,做到相互尊重、关心、爱护、信任、支持等,尽量营造一种亲切、和谐、轻松、安全、积极向上等家庭心理环境,为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正能量。
二要从优化自我做起扬优抑劣。努力优化自己的语言,尽量避免语言暴力与语言伤害,尽量减少或避免指责、冷漠、埋怨、讽刺、挖苦、威胁、误解、批评性的语言,以减少劣性刺激。
三是相互提供心理帮助。在家庭成员需要时,及时给予倾听、安慰、鼓励、开导、同情、理解、宽容、教育、劝导等心理帮助,通过给予家庭的心理支持,避免心境恶化,恢复心理平衡,缓解心理压力。特别是当家庭成员遭遇严重生活事件,陷入心理困境,引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或者发现家庭成员存在疑似精神病或心理疾病症状,家庭成员爱莫能助时,要鼓励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等专业心理卫生服务,为其提供经费保障。避免延误、歧视、冷漠、计较及埋怨、指责、攻击等语言刺激,给予鼓励、支持、安慰、开导、理解、同情等心理支持,争取社会心理支持,并根据需要配合专业人员的治疗工作。
(二)单位的配合
单位是人们心理需要满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需要的日益丰富,需要的层次越来越高,人们不仅希望通过所供职的单位获得物质报酬,还希望从单位获得心理保护、心理关怀、心理帮助与心理发展。只有满足程度提高,满意度、幸福指数才可能高,也才能激发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拥有更好的业绩,实现个人与单位的共赢。从健心的角度,要求各级各类单位与组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帮助。具体要求做到:
一要了解成员心理需要。需要管理、教育、服务者真正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特点、心理困难、心理优势、心理需要、内心诉求、喜欢的语言、行为、方式。
二要因心施管。尽量根据成员的心理特点、擅长、兴趣等安排工作,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为其提供心理发展提供舞台和条件。
三要注重成员心理素质培育。根据每个成员心理能力实际与工作需要扬长补短,结合单位特点与员工实际进行心理能力培训,提供员工心理素质。
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行业与职业特点以及成员的心理需要,邀请专家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帮助员工学会自我健心,积极预防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适以缓解心理问题。
五要开展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助。在单位内容营造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互谅解、相互理解等心理互助氛围。
六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在制定规则制度时注意人文关怀,兼顾成员的承受能力,尽量减少心理伤害。
七要重视心理辅导,单位要设置心理辅导机构,配备心理咨询工作者为员工开展心理服务。
八要及时发现、尽力帮助、合理转介心理问题的高危人员,支持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治。
(三)同伴的配合
同伴是实现健心目标的重要力量。这里的同伴包括同学、同事、同辈、合作伙伴、朋友,无论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同伴的积极配合。
一是帮助同伴培养心理能力。因为心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同伴的支持。如人际交往能力等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需要经过同伴的检验、反馈、评价;性格修养塑造过程中需要同伴的督促、鼓励、提醒、指导;良好的行为需要同伴的欣赏与激励。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同伴的支持等等。由于许多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来源于同伴的不良刺激,因此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交往的同伴尽量注意语言、行为的优化,增加对同伴的积极影响,减少劣性刺激。同伴的心理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力量,对同伴的接纳、关心、爱护、了解、理解、尊重、欣赏、鼓励、包容、谅解将给同伴提供心理正能量。
二是帮助同伴解决心理问题。同伴之间的心理帮助是解决大量轻度心理问题的首选途径。不良心态与行为需要同伴发现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心理帮助。当同伴有心理障碍时及时发现,心里有话时耐心倾听,有困惑时加以解释,有忧愁时加以排解、有压力时加以分忧,陷入误区时给予开导,失望时给予安慰,失败时给予鼓励,激动时给予调适,冲动时给予提醒,茫然时给予指点,冲突时适当退让等。这些心理帮助将使大量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心理与心因习性行为问题的发生及恶化。
三是当同伴遭遇严重心理问题爱莫能助时及时引导其求助并在矫治过程中予以必需的配合。
(四)社区的配合
社区指城市的小区、居委会、邻里,农村的村、村民小组及共同居住生活的院落及邻居。相对于广义的社会来说属于微观社会环境,但这 一环境的好坏却与居民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社区配合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提供安全、方便的生活环境以增加安全感与舒适感。
二是注重小区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提供卫生、漂亮、明亮的自然环境以增加美感。
三是增加娱乐、体育、休闲、文化等设施与场所,以增加快乐感。
四是营造文明、积极向上、和谐的社区心理,以增加正能量。
五是设置健心宣传栏,张贴有关的标语及图片以营造全民健心的氛围。
六是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工作者与志愿者,以提供心理帮助及转介服务。
以上方面是全民健心工程的科学、有效与可持续实施的必要条件。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这一全新工程走错路与弯路,各级政府重视是实施全民健心工程的前提,各个部门各尽其责是促进其落实的保证,有各类专业人员实施是确保科学性、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人们积极参与是实现全民健心工程目标的重要条件,各个方面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全民健心工程又具有紧迫性,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