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感应下属管事和管人是两套方法。管事的方法是直接作用于事,管人的方法主要是感应。你变好了,他就会跟着变好;你变坏了,他也会跟着变坏。正所谓近赤者红、近墨者黑。改变人实际上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曲改变自己,第二步曲改变别人做的事,第三步曲才是改变他人。现在我们企业里很多人,三步并作一步走,赤裸裸地就想改变人,这是不可能的。要得到好员工,要想改人就得有耐心和平常心,就得要从自己改起,然后改别人做的事,
改人从行动开始改变一个人不要过分地从思想、心态上下手,而要从行为上去改变。讲一句真理不如做十个动作。很多管理者经常容易步入一种误区:认为要改变人,就要从人的思想和心态上入手,总认为人的行为是思想、心态决定的。心理学有个最基本的方法,靠频繁的约束和激励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受正反馈、负反馈两种作用的影响。如果我们希望他的某个行为不断发生,我们就要不断对他进行正面激励,不断肯定他的
别把常态当本来 经常到服装店购物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本来一件蓝色的衣服,在红色灯光下,却变成了黑色?大家都知道,太阳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蓝衣服是因为它在太阳光下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只反射蓝色光,所以这件衣服就是蓝色的。如果把这件衣服放到纯粹的红光下面,它没有蓝光可以反射,红光又被它吸收了,什么光都反射不出来,它又成了一件黑色的衣服。那么,这件衣服究竟是黑色还是蓝色呢?太阳光下
无有入于无间《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无有入于无间。就是看起来一堵墙一块石头啥缝儿(无间)都没有,但空气(无有)能进去,为什么?细致入微,空气就能够找到墙壁很细的缝隙钻进去,找到细节,关注细节,然后频繁进入,总能成功。所以,“无有入于无间”充分表达了做事情要细的管理思想。我们在做工厂辅导时,有一个典型的改人动作:开案例分析会。批评人不要私下批评,要拿着这个人的事情跟大家一起做案例分析,让大家一起评价
自觉、自动与自发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自发地做事,不需要我们老盯着。但这往往仅是愿望和目标,不能马上达成。因为自发的前面,还有两个阶段,一个自觉,一个自动。自觉就是让员工明明白白地觉知到,自动就是让员工自己天天这么动。从自觉到自动,中间要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断督促、不断检查。这个过程很漫长很麻烦,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督促与检查,最后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理想行为,这个就叫自发。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广州人
“管理的天道与人道”---管理要反习性而动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同时老子也在旗帜鲜明地告诉世人,人道和天道不同:天道损减有余而
稽核改人五大动作我们做管理时要经常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要求别人做什么,第二,他不按你的要求做怎么办?这两个问题要同时思考。我们很多做管理的人没有这个习惯,绝对不会马上想到他不按要求做怎么办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阴阳之道,你要他怎么做是阳,他不这样做怎么办是阴,必须两手准备。我们很多做管理的人特别喜欢一厢情愿,以为自己说的就是别人做的,以为自己要求了别人就会做到,我认为这叫一厢情愿。我们做管理的人一
改变人是件苦差事稽核是我们做企业管理变革的杀手锏。如果没有做稽核就等于没做管理。稽核和检查的核心又是什么呢?稽核和检查的核心就是频繁、频率。我咨询过的一个项目,6个月稽核40000次,这就是频繁,这就是频率,这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就是量变导致质变。所有的稽核都是为了让人“转身”(佛家的一个说法),“转身”就是发生生理上的改变,我们做管理,就要做到发生生理上的改变。神经系统的转变、生理的
怎样改变人的习性在改人这个问题上,也是有很多误区的。很多做管理的人就迷信改人的思想,但结果却是说来说去效果甚微,他们不知道思想的背后其实是“习惯”。佛家认为凡夫众生的心,由受、想、行、识构成。“受、想、行、识”不是并列关系,它是一个层级关系。“受”是最直接的一个层面,我们觉得疼,觉得好受,觉得难受,都是最直接的感受。“受”由什么支配呢?受由想法支配,你想着它好受,它就会好受;你想着它难受,它就会难
稽核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管理的本质是反反复复做。做管理不能图刺激、图新鲜,要懂得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做。“反复抓,抓反复”是海尔CEO张瑞敏的名言,步步高的老板段永平说管理就是千万次的重复。为什么这些大企业家都如此推崇反复?就是因为反复符合世界的本质,不懂得反复就不懂得管理。第二个要点,管理成败的关键是老板的介入。在稽核过程中,老板、高层的介入非常重要。稽核最重要的动作是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