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许多培训师的简介里到处是荣誉,五花八门,好奇之下,上网搜索。 光十大就有一罗筐:国际十大培训师、亚洲十大培训师、中国十大培训师、全国十大培训师、中国十大魅力培训师、十大实战派培训师、最受欢迎十大培训师、中国十大最具潜力培训师、中国十大青年培训师、中国十大最佳培训师、全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南中国十大培训师、中国十大行业培训师、中国十大女性培训师、十大优秀培训师、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十大金牌培训
某培训大师简介如下: 具有多家世界500强的工作经历; 并曾服务于美资、德资跨国大型集团; 一年之内就成功地将某家企业的业绩提升100倍; 创业过两次,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 做过服务、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份工作,跨越商超、餐饮、家电等行业; 练习口才三十年。 乍一看,好家伙,不得了,超级给力了,让人相当忐忑了。 其实际经历如下: 初中毕业三年内换了8份工作,后来看到麦当劳在招小时工,就去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见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一天之内的遗忘是最多的,之后慢慢减少,到1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培训课程中,在当天结束后或第二天上午进行复习、
这次在刘三姐的故乡上课,学员层级跨度之多实属罕见,有公司的副总、部门主任副主任、专工、所(站)长、班长、一线员工,共有五六个级别。 一般培训师不太喜欢公司高层领导和一般员工合在一起听课,怕影响学员的参与度,因为(1)领导在,学员容易放不开,担心说错做错(2)领导容易指手画脚或评判; 而这次课程却没存在以上问题,反而把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空前调动起来,主要采取了两个方法,供大家研究: (1)在开训时事
在QQ群下载了N多培训师的简介,发现几个没有不:(1)所在企业没有不“知名”的;(2)经验没有不“丰富”的;(3)头衔没有不“高级”的;(4)授课风格没有不“幽默风趣的”,没有不“生动活泼”的;(5)专家没有不“实战派”的;(6)课程没有不“量身定做的”;(7)就职或合作的企业没有不“世界500强”的;(8)所获荣誉没有不多多的;(9)讲师的资历背景没有不超过五个的,十几个二十个的都不算多; 至于
参加第四期培训师训练(第七天)现场,作为专家身份为刚踏入培训行业的培训师和准备踏入培训行业的准培训师们进行点评,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点评汇总如下,供大家批评和参考。 1。课程头重脚轻:有一培训师讲的课程是《感谢折磨你的人——客户投诉处理》,她用到“折磨”,这是一剂猛药,力度够大,容易引起学员好奇心,可谓创意不错,但可惜的是整个课程,只字不提“折磨”两字,未免让人有些失望:勾起大家好奇心,却
今天看了苏平老师博客上关于"如何缓解紧张情绪"一文(http://suping4020.blog.sohu.com/137505315.html)时,有感而发,作了如下三点补充: (1)提前预演:在会场布置时先站在讲台上预演一下,想象阒你正在讲课,底下每个座位都坐着人,有的低头记录,有的抬着看着你,你一会儿点视学员,一会儿扫视学员,如此,提前熟悉场地,预演场景,也有缓解紧张之功效。(2)先入为主:
最近常常有人讨论:如何让培训内容更有高度? 或者有人向我建议:内容要更有高度点! 而我通常回答“我本来就没高度”并笑解“因为我个子不高” 在追求高度的普遍认识中,我觉得需要叛逆地说句:培训不需要“高度”! 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很有“高度”的课程了,开口战略,闭口文化,上下五千年,贯通国内外,名人名企不一而足[据说海尔的人声称:培训师们所说的众多海尔案例,他们自己都不晓得],可是最后在我们大脑中剩下什么
相信许多培训师都有如此感触:日子久了,资料也就越来越多了,自己制作的,网上下载的,别人拷贝的,有图片、文档、电子书、软件、音乐、视频、FLASH......应有尽有,不少同行们的电脑管理都是很乱,要个资料找半天,电脑运行又超慢。根据个人使用经验,总结心得如下: 一、系统管理 1.别装太多软件:除非必备的,有的人一装一大把,是该瘦身了,省空间不说,还提高运行速度吧。 (1)办公软件:office的
某影剧院晚间将首次上演一部侦探剧。这部剧被介绍得惊险绝伦,引起了观众空前的轰动。首场票在几星期前就被抢购一空了。人们站在剧场门前议论着:“剧名叫什么?” “《午夜街谋杀案》。”“听这剧名还挺惊险的。”“剧情才有悬念呢。听说快到终场时,还没有人能弄明白究竟谁是谋杀者。当幕布徐徐落下的一刹那,才会使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刚刚下火车到达此城的迈瑞,向来喜欢看侦探故事,听说这非同一般的议论。实在按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