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团队? 1)成员自觉努力 2)互相取长补短 3)整体大于个体 2、什么是和谐? 1)和是统一多样,同是单一同质 2)和是求同存异,同是党团伐异 3)和是集思广益,同是绝对服从 3、如何建立团队信任? 1)信任很难建立,却很容易打破 2)信任在于做好自己,以争取别人信任。而不是凭空要求别人信任自己。 3)争取别人信任要自我修炼五个维度:正直、能力、忠实、一贯、开放 4、如何建立团队协作?
《君子不惑》纲要:一、立志向学1、成为智者的前提:君子务本2、成为智者的研判:中人以上3、成为智者的起点:在明明德二、大智知止1、成为智者的关键:知其所止2、成为智者的基石:从吾所好3、成为智者的警戒:持守恒德三、反躬自省1、成为智者的要务:自省自修2、成为智者的功课:常做减法3、成为智者的路径:君子九思
真正的团队和谐不是清一色、同质化、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而是多样化、互补性、百花齐放、共存共荣。国语-郑语里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在差异性、多样性的“和”中才能发展,就好比只有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才能生孩子一样。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正是此意。而在同质化、单一化的“同”中,事物就无法继续、不能发展。易经同人卦的卦辞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这是说在野外
在浙大,为浙江省各市县水业系统的高层领导讲授国学智慧:高绩效团队打造。因为是来自各市县的污水处理或自来水公司,便与学员分享了很多关乎水的智慧: 1、居善地。水避高趋下,未偿有所逆,善居地也。领导人在团队中当摆正位置,善于处下,留给员工发展、表现的空间。
1、物本还是人本?当人力资本(即员工的知识、技能)对企业发展的贡献逐步超过资金、厂房、设备等实物资本时,企业必须要考虑如何调整既往的侧重于以物为本的硬性管控手段,转而探求如何营造出能让员工头脑中的智慧自由流淌的文化氛围。 2、管理还是领导?当前的管理者正犯着两大错误:一是将管理和领导混为一谈;二是管理过度,领导不足。管理者常常试图用管理的手段去解决本应用领导的方式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
郑国的子产病重。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火势猛烈,人们望见它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性柔弱,民众亲近并和它嬉戏玩弄,所以死于水的人就很多,因此宽厚的政策,实施的难度要大。”子产病数月后就去世了。 太叔继任主政郑国,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实行宽厚。郑国因此很多盗寇,他们招集人手聚集于萑苻
齐景公喜穿紫色王袍。结果,当时齐国的人们全都穿紫衣,搞的紫色绢短缺,价格大涨。人们认为:人人穿紫衣,穿上就神气,升官又发财,不用费力气。楚王好细腰,因为楚王觉得腰细的女子最好看,结果楚国的女子为了使腰支水细都用不吃饭的办法减肥。“楚王好细腰,细腰多苗条,三年不吃饭,饿成水蛇腰。”这就是当时楚国君主独裁统治的结果。对于这种现象,齐国国君齐景公便就此询问部下晏子:“爱卿,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君子和而
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
《荀子·宥坐》中有这样的记述: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见一只倾斜的器皿,便向守庙的人询问:“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边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君王座位右边的器皿,空着便会倾斜,倒入一半水便会端正,而灌满了水就会倾覆。”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向里面倒水吧!”弟子们舀水倒入其中。大家看到,水倒入一半,器皿就端正了;灌满了水,器皿就翻倒了;空着的时候,器皿就倾斜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情在平稳安定的时候,就容易把握;在没有发生变化先兆的时候,就容易筹谋;在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分析判断;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化解。老子把事物尚未发生变化之前的情况归纳了:“安”、“未兆”、“脆”、“微”四种,掌握了这四种情况,再结合老子指出的应对方法,就可以在事物尚未发生变化之前就谋划好应对措施,无声无息、不动声色的引导变化向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