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风格等,是非常不容易改变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作为管理者,由于组织业务、团队成员、环境条件等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则很难使管理工作高效。 我之前在希赛网上发表的文章:《选择领导风格所需要综合考虑的三个因素》一文中谈到,选择领导风格需要综合考虑团队发展阶段、团队成员特征、情景和环境这三个因素。 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要
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五项素质: (1)工作认真仔细; (2)善于承担压力和琐碎的工作; (3)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勇于坚持原则; (5)持之以恒,坚持坚持再坚持。 质量管理工作有很强的挑战性,但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立竿见影的成果,因此个人成就感不会太明显,这样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做质量管理工作的朋友,务必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保持一颗平常心,需要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点:得财不喜; 第二点:失利不忧; 第三点:享誉不骄; 第四点:受谤不恼。 要做到这四点,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去修炼和升华自我。
(1)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2)对待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3)凡事先替别人想想(换位思考)。(4)沟通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帐(不记前嫌)。(5)积极主动,懂得助人就是助己。(6)用别人所期望的方式对待别人。(7)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8)用真情感动别人,用改变影响别人,用状态燃烧别人,用实力征服别人,用行动带动别人,用坚持赢得别人。
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把握四个方面的有机协调和平衡: (1)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平衡;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3)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平衡; (4)结果指标和动因指标的平衡。 企业在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如果这四个方面没有达到平衡,所产生的问题或影响也许不会立即出现;但时间一长,则一定会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和可持续性发展。有比较多的企业最开始“风生水起”,慢
广大IT企业在实施CMMI过程改进时,建议做到如下六要六不要: (1)要重视效果,不要徒有虚名; (2)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3)要注重需要,不要“拿来主义”; (4)要把握重点,不要遍地开花; (5)要关注过程,不要只重结果; (6)要自我修炼和引导客户并举,不要一味“埋头苦改”。
学习的四种境界是: 第一种境界:熟能生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 第二种境界:举一反三:具备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第三种境界:无师自通:掌握自学、自修的方法,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自学; 第四种境界: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注:摘自李开复所著《做最好的自己》一书。
PMBOK第四版(2008版)较之第三版(2004版)的主要新变化是: (1)、所有过程名称都采用动宾结构。 (2)、在讨论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时,采用了标准的方式。 (3)、在讨论请求的变更、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和缺陷补救时,采用了标准的方式。 (4)、过程数从44个减少到42个。2个过程被删除,2个过程为新增,另有项目采购管理知识领域中的6个过程被重组为4个。 (5)、澄清了项目管理计划
“墨非定律”产生于美国,事情发生在1949年。一位名叫墨非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一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最后演变成如下墨非定律: “如果事情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它一定会这样。” 墨非定律从积极的层面理解即是:“当我们信任和期望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好时,他就很可能会实现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一个旅客走进硅谷一家宠物店,浏览展示的宠物。这时,走进来一个顾客,对店主说:“我要买一只C猴。” 店主点了点头,走到商店一头的兽笼边,抓出一只猴子,递给顾客说:“总共5000美元。”顾客付完款,然后带走了他的猴子。 这位旅客非常惊讶,走到店主跟前说:“那只猴子也太贵了!” 店主说:“那只猴子能用C编程,非常快,代码紧凑高效,所以值那么多钱。” 这时,旅客看到了笼子中的另一只猴子,它标价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