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思维中,整体思维是基础,没有整体观念,就不会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也不会多层面类比地去换位。前面我已经就五行管理学三大思维在团队整体性上的运用写了一篇文章,下面我就三大思维运用的第二方面——事务的整体性进行介绍。 企业有很多事务,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内部:从发展战略规划,到经营目标定位,再到组织构建、责权利划分、管理规范、市场营销、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培育,哪一个都不能松懈。外部:客户关系、供应
三大思维中,整体思维是基础,没有整体观念,就不会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也不会多层面类比地去换位。所以下面我侧重谈管理整体性思维建立问题。——团队的整体性。一个企业,可能会因为老板的决策而发展壮大,比如海尔、蒙牛;也可能因为一个员工而名声大振,比如许振超与青岛港,李素丽与北京21路公交车。同理,一个企业可能会因为一个骨干发生问题而受到影响,比如国美;也可能会因为一个员工的失职而丧失顾客。讲一个小故事
简单讲,类比思维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化繁为简。 我在《五行管理学之辩证思维》一文中提到用孩子的教育方法问题讲明员工教育方法的问题,同时也运用了类比思维。下面我将介绍另外一个例子。 前不久,我刚在重庆一家比较具规模的公路公司做《项目投资决策》讲座,他们一年几个亿的产值,管理层素养都很高,短短2个多小时,他们评价受益匪浅。因为理财类的课堂往往是比较枯燥的,一大堆数据要计算,要用到一大堆公式,所以
大多年轻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这一次孩子考了85分,卷子拿回来,妈妈劈头盖脸一通批评,数落孩子怎么怎么不认真,怎么怎么不懂事,甚至会加上一句特别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你怎么这么笨”。而爸爸呢,他把孩子上次的卷子拿出来,是80分,于是就表扬孩子,“很好呀孩子,你提高了5分”。然后爸爸还要帮助孩子分析这一次得85分的原因,原来老师测试孩子的延展能力题目出难了,班上三分之二同学都在80分以下,孩
五行管理学团队近年来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服务了大大小小近千家企业,我们发现了很多大企业、老企业现象,特别有些中小企业要么短期效益思想严重,急功近利,却忽略了长远目标的树立。老板只想着做生意,赚本钱,搞生计;员工也只想着差不多,拿工钱,过日子。要么抛开实际,空想蓝图,口若悬河,到处游说整合资源,找风投,找职业经理人,梦想亿万身家就在眼前,老板心思不在基础管理,员工心思也不在基础工作。要么是仰仗技
我是学习研究《五行管理学》的,这门本土化管理学思想由我的老师寇北辰先生创立,至今10多个年头。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它是符合我国国情、企情,适用于本土企业的管理学思想,因为它所传承的是“五行学说”的精髓,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克生原理,用整体的、辩证的、类比的思维认识企业的问题,分析企业的问题,解决企业的问题,既可以提高管理者对存在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又可以化繁为简提高实战能力。我在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实战
父母总会灌输孩子:多问些为什么,于是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凡事一定要问问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是那么的聪明伶俐,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使父母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但身在职场,就不能依照同理来推理我们的行为了。职场有职场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不按规矩来行事还是不成方圆。所以每一位成员,要有服从的意识,像军营士兵必须服从班长、班长必须服从排长一样,人人以服从为天职,别问太多为什么?
无论是管事理人还是管人理事,管理就是一场实战,没有任何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可以解决掉企业所有的问题,ISO、ERP、六西格玛、5S、6S都不能使企业获得一劳永逸的管理效率。如若问其何故?原因是,我们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人。机器需要人来操作,质量需要人来保证,服务需要人来提供,市场需要人来拓展,虽说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但活动围绕的主体还是人。如果你的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接触了一些家族式企业,父子,夫妻,兄弟,姐妹,在一起创业,将企业做得具备了一定规模,可是再上台阶,却显得十分的困难,分析归纳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难: 一难在“家味儿”太浓:企业就是企业, 企业不是家, 公司就是上班的地方, 不论是父亲还是儿子,老公还是老婆,在公司或是老板,或是员工, 要有长幼尊卑之礼,上下级之分,要遵从公司的游戏规则,按照企业的行为规范做事,任何人不能搞特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不断接触到一些民营企业,虽然初具规模,但内部管理不容乐观,我暂且粗略罗列一些现象:—— 管理方法简单粗放。管理者不会管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知识更新,不读书、不看报,不钻研管理问题,忽视修身,领导能力缺乏,任务安排不下去,指令难以贯彻,工作中抱残守缺。甚至一些企业没有财务报表,不懂财务分析,拍脑袋决策,意气用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漏洞百出,却不能高度